公开我花半年打磨的 6 千字 SOP,
4 个 agent 完成 80% 的短视频创作
我一直反对所谓的「 AI 一键出爆款」,我觉得这是骗傻子
但同时我也觉得,如果我能把自媒体的创作流程拆得很细,形成完整的、可反复被验证的 SOP,那么让 AI 介入到其中的一些环节,是完全可行的
昨天完全在 AI 的策划之下,我完成了一条及格线以上的短视频
现在发布不到 24 小时,小红书点赞是 400+,抖音播放量是 3w+
选题是:想赚钱就不要当个“烂好人”
算不上什么大爆款,但是我非常满意,因为这个创作流程极其有价值
1、这条内容是按照爆款的模板和形式去创作的,持续产出一定会迎来数据爆发
2、产出的成本足够低,速度足够快,AI 已经帮我完成了 70%~80% 的工作
下面分享一下整个流程,用到了 5 次 AI,涉及 4 个不同的 agent(智能体)【明确问题】
很多关注我的人都知道,我日常会在 X 记录我的想法,我倾向于把 X 上面火过的内容,改成短视频去拍
(实际上如果你是在自己的备忘录里面记录文字,或者是有碎片的灵感,也一样)
我以前提过这一点,就是我一直在想办法把我火过的文字「翻译」成短视频
我得到的反馈都是:这不可能,短视频平台喜欢的和文字平台喜欢的东西不同
我不认同这一点,我认为这是对短视频欠缺理解,从而得到的简单粗暴的结论
我坚持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得到解决,只是当时我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,现在有了
我遇到的问题有几个:
1、我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标题和封面,才能提高小红书/ B 站的点击率?
2、我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短视频开头话术,才能提高抖音的前 5 秒完播率?
3、这个短视频应该用怎样的结构去讲述,才能提高整体完播率,而不至于大家看了一半就划走?
4、如果是我先找了一个爆款选题,我不知道如何基于这个选题去写主体内容怎么办?
5、如果是我基于我的推文、我的想法去做这个短视频,我怎么知道这个不是自嗨,这个有人看?
如果上面这 5 个问题可以得到解答,那么我就可以把我的文字「翻译」成短视频
如果得不到解答,就不行
但总之,「短视频平台喜欢的和文字平台喜欢的东西不同」这种一刀切的观点,我是绝不接受的【开始解决问题】
首先,选题定生死,我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有人看?
如果你关注了我的小红书或抖音(都叫:dontbesilent 聊赚钱),会发现我置顶了一些内容合集,其中内容最多的一个合集叫《底层逻辑》
而在这个文件夹里面,有一些内容数据相对较好(我的标准是抖音播放量不低于 30w、小红书点赞量不低于 2k)
我把这些内容整理了出来,比如:
- 上班真的很耽误赚钱
- 绝对不要基于自身优势去赚钱
- 如何在 24h 以内找到生意并开始盈利
- 心力不足发不了财
然后我让 AI 分析了一下,这一类内容背后共同的爆款逻辑是什么
得到的结论是:
1、我的内容可分为几类(大约 4~5 类),上述这种属于「认知颠覆」一类
2、这一类内容侧重于强调“是什么”和“不是什么”。 核心在于打破用户对世界的基本假设(如:上班能赚钱,优势能赚钱),引发“原来如此”的顿悟
3、我的标题有两份,一个在封面图片里,一个是文字标题,封面里的标题通常是「反常识断言」,文字标题通常是:解释断言+点明相反逻辑,比如:上班真的很耽误赚钱 → 赚不到钱是因为上班上多了,打工和创业的逻辑是相反的【第一个步骤】
那么现在,我已经知道了我火过的视频,所用的选题都有什么规律
于是我把上面所说的爆款规律,和我的上千条推文 PDF 发给 AI(这里选用的模型是 gemini 2.5 pro)
我给 AI 提出的要求是:【图】
于是 gemini 帮我找到了三条推文,分别是:
推文 #6: (对内视角:放弃沉没成本)
发布于:2025年7月17日
推文 #24: (实践方法:建立系统边界)
发布于:2025年7月14日
推文 #30: (核心论点:对客户不负责)
发布于:2025年7月13日
这三条推文共同对应的选题是:商业的本质是反道德的
共同的核心洞察是: 很多人做不好生意,是因为总想在交易中夹杂个人情感和道德感,比如“逼客户学习”。合格的商人只负责完成交易,不为客户的人生结果负责。你点了外卖没吃,厨子不该追杀你。
到这一步,我的选题已经明确了,只是「商业的本质是反道德的」这句话本身表述太平淡,我觉得不适合直接作为标题【第二个步骤】
现在选题有了,但是仅靠刚刚 AI 找到的三篇推文,我还并不足以完成这篇稿子
我做了一个 DBS 专属爆款选题策略师 agent(流程中的第一个智能体)
输入一句话,就可以结合 dontbesilent 推文输出爆款选题卡片
我把上一步 gemini 产出的结果输入之后,得到的选题卡片是:【图】
你可以看到在这一段文字当中我所得到的标题并不好,它只能作为一个灵感参考,并不能直接使用
但是已经足以告诉我,我的标题大概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写
以及 AI 帮我找到的推文 #1216,这是我去年发过的推文,如果没有 AI,我大概率想不起来有这么一段话可以用到我的短视频里
到这一步,我曾经输出过的和这个选题相关的东西,就已经被全部找到了,这极大地压缩了我的工作量【第三个步骤】
为了让我所讲述的底层逻辑还可以更底层一点,可以挖掘到事物的本质,我曾经让 AI 用第一性原理帮我分析过一些案例,效果还可以
然后我又基于此做了首席思维架构师(Chief Thinking Architect)agent(流程中的第二个智能体)
它对它自己的介绍是这样:不仅仅依赖第一性原理,还通过一套“多层次、系统化、模块化”的认知架构,综合运用批判性思维、系统思维、模型化、概率推理等多种认知工具,对复杂问题进行结构化分解、逻辑严谨的推演和可操作性的方案输出。这种方法能最大程度减少思维盲区和认知偏差,提升洞察力与决策质量。
于是我把 DBS 专属爆款选题策略师 agent 输出的内容发给它,得到的回复如下:【图】
到这一步,我有了三个东西:
1、一个符合过往爆款规律的选题
2、和这个选题相关的几篇内容(都是我自己曾经写过的,符合我的个人风格)
3、基于这个选题和我的内容进行了底层逻辑挖掘,其中不乏深刻见解和金句文案【第四个步骤】
我曾经分享过一个五步写作法,大概就是按照这个五步流程,可以产出符合当下短视频心智的文案
我把这个五步写作法也做成了 agent(流程中的第三个智能体)
然后我把第二个步骤所产出的选题卡片,和第三个步骤里 Chief Thinking Architect 所产出的底层逻辑分析,全部发给了这个「五步写作法 agent」
这个 agent 产出的内容太长,我就不粘贴了,大体上流程如下:
第一:洞察痛点 (Insight)
核心任务: 描绘出那个“烂好人”型创业者费力不讨好、心力交瘁的真实困境,让读者一上来就感到“对,这就是在说我”。
第二:提炼冲突 (Conflict)
核心任务: 将问题从“个人感受”上升到“核心矛盾”,清晰地告诉读者,他们的问题根源在于角色错位。
如何写:直接抛出核心论断,制造认知冲击。这个冲突就是 “商人的商业理性” 与 “好人的道德惯性” 之间的矛盾。
第三:选择框架 (Framework)
核心任务: 运用“诊断-归因-疗法”的结构,系统性地分析问题,让文章显得逻辑严密、充满智慧。
如何写:直接挪用「首席思维架构师 agent」产出的内容即可
第四:注入共鸣 (Resonance)
“我点了你们家的外卖,结果我没吃,难道厨子要冲到我家,把饭喂到我嘴里,甚至追杀我吗?当然不会。交易在你付款、我出餐的那一刻就已经完成了。知识付费也是一样,你交付了课程,你的责任就尽到了。”
第五:给出解法 (Solution)
如何写:「首席思维架构师 agent」那一步已经给出了清晰的行动建议【第五个步骤】
基于「五步写作法 agent」,我把这个文稿完善一下即可,仅仅是缝缝补补,最多 20 分钟足够了
这里就不赘述了,这种程度已经不能算是「写文案」了,只是帮 AI 润色一下文案而已【第六个步骤】
到现在,我的选题、文稿都有了,只是不知道封面标题和文字标题分别怎么写
在这个文稿的撰写过程中,我发现整体结构和之前的另外一个内容非常像
那篇内容的封面是《赚不到钱是因为你的产品太有用了》
所以我临时决定自己抄自己,套用这个结构,手写了新的封面标题:赚不到钱是因为你总想当个好人
最后就只差一个文字标题了,这里用到了整个流程里面的第四个智能体叫「小红书爆款标题重构 agent」
我把前面 3 个 agent 产出的内容全部输入了进去,得到了 12 个标题【图】
这 12 个我都不满意,但是我觉得有两个词用的还不错,一个是「没有父母托举的普通人」,一个是「“烂好人”式创业必死」
于是我接着让它写一个能同时用上「普通人」和「烂好人」这两个词的标题,它给我的答案是《普通人想赚钱,求你先干掉心中的那个烂好人》
我依然觉得这不是一个满分标题,但是我觉得整体上是符合小红书风格的,再继续优化下去意义不大了,于是直接一字不差地采纳
就有了我昨天发布的那条短视频
整体耗时是:
使用了 5 次 AI,耗时 5 分钟
缝缝补补了 AI 的稿子,耗时 15 分钟
露脸拍摄约 30 分钟
制作封面 + 剪辑导出 + 上传发布,大约 20 分钟
总耗时 70 分钟,其中 5 分钟用 AI 完成了 80% 的工作